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,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。
——特蕾莎修女
6月的阳光艳丽明媚,却驱散不开常阿姨突然面临的阴霾。这位在七病区穿梭了一年多的护工阿姨,以前都是她照顾患者,可6月9日那天,她却突发不适,上吐下泻,难受的症状一阵阵袭来,像是要将她撕碎。这一瞬间,她从照顾病人的人,变成了需要被照顾的病人。
护工负责人李经理了解情况后,当下便立马陪同她去附近医院急诊。当时诊断为肠胃炎,并在医院进行了挂水治疗,挂完水后回禾滨休息。
晚上8点左右,护工组长李师傅在巡查时看见常阿姨伸手摸东西摸了很久,便走过去询问具体情况,却发现常阿姨好像眼睛看不清了,跟她说话也意识模糊,便立马联系了李经理和护士台。
由于我院配备有多台高性能CT,事发紧急,常阿姨当即在我院进行了头颅CT检查。恰好李占和院长正在医院,帮忙查看了检查结果。这一看可不得了!检查结果显示已经有较大的肿瘤压迫神经了,院长建议立刻转上级医院住院治疗!
突如其来的重症变故把常阿姨急坏了。家人都还在外地老家,她常年一个人在这,遇到事情了也没人帮忙,这可咋办啊!
李经理当下立断,立马带着常阿姨去了上级医院急诊,她的皮鞋在急诊大厅急促地敲出回响,从挂号到检查,从缴费到联系家属,她像一棵巍峨大树,为这个突然陷入风雨的家庭撑起一片天。直到凌晨3点,寂静的夜晚只剩洒下的月光,常阿姨的家属才从老家匆匆赶来,待他们签字同意手术后,李经理才安心回家,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留存着未干的疲惫。
ICU的监护仪嘀嗒作响,转动着的除了各种规律运作的仪器,还有相对高昂的治疗费用。常阿姨由于手术后情况不稳定,一直在ICU待到第三天才转入普通病房。常阿姨日常工作的七病区护士长刘芳,协同护理老师吴慧洁前来探望。望着病床上仍受病痛折磨、日渐消瘦的常阿姨,她们纷纷红了眼眶。拉着常阿姨和家属的手,她们留下了句句关心与叮嘱。交谈中,她们也了解到常阿姨的家庭状况不是特别好,此次治疗花了太多的钱,为家庭带来沉重负担。
当家庭积蓄在手术费用前显得杯水车薪时,群众的力量就显得格外重要。众人拾柴火焰高,当刘护士长和吴老师把常阿姨现在的状况转达给院内同事时,收到了大家的一致关心,大家在关注常阿姨身体恢复状况的同时,也在忧心她家的经济状况,怕他们无法支撑接下来的治疗费用。经过深思熟虑,护工部门决定号召同事们进行自愿捐款活动,希望能帮助常阿姨和她的家庭,以解燃眉之急。
捐款倡议像投入湖心的石子,激起层层爱的涟漪。原本只是在护工团队和七病区内进行号召,但爱的消息会走得更远,其他病区、部门在机缘巧合下也纷纷知道了此事,爱心的接力棒越传越远:
护工部门在李经理的号召下,各个都积极参与捐赠,愿以同事之力支撑常阿姨顺利完成接下来的治疗;
以七、九、十病区为主的护士、医生在各病区护士长、病区主任的带领下,纷纷伸出援助之手,积极参与捐款;
护理部李主任在得知消息后也十分关注常阿姨的病情进展,召集部门同事共献爱心,希望能帮助到他们一家;
甚至是部分病区患者及家属在得知常阿姨遭遇的困难后,也纷纷慷慨解囊,支撑常阿姨一家共渡难关……
这些来自不同地方、不同人群捐赠的善款,此刻都化作希望的羽翼,托起一个家庭摇摇欲坠的屋檐。
在上海禾滨康复医院,我们见证着比亲情更坚韧的羁绊。这哪里是简单的同事关系?分明是朋友,是亲人!在疾病的无情袭击下,我们用热情互相温暖彼此,爱心汇聚成穿破云层的光,带领常阿姨一家突破阴霾,看见曙光。我们是同事,也是家人,这笔笔捐款,是禾滨的同事情,也是禾滨团结一心企业文化的有力表现!
爱心在禾滨传递,6月18日,当我们将无数人的关心化作善款交给常阿姨时,常阿姨一家不禁热泪盈眶。不仅是费用之急有了缓解的安心,更是面对无数自发善意的暖心。阳光会穿透乌云,绿萝会抽出新芽,常阿姨加油,禾滨同事都在期盼你早日康复,等你回我们一起的“禾滨之家”!